自 2003 年起,中美贸易争端持续至今,两国间的贸易摩擦逐渐演变成一场全方位的较量。最初,美国单方面宣布对中国实施一系列贸易针对政策,包括提高关税、限制技术出口等,使得双方关系逐渐变得复杂且严峻。近年来,从双方人员访问的频率来看,当前中美贸易关系处于最为复杂的阶段,两国间的沟通和互动愈发紧张。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 2018 年 7 月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 340 亿美元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此为中美贸易争端的第一轮关税战。随后,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措施,对美方的商品进行反制。此后,双方不断升级关税,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广泛关注。
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最新贸易统计数据,今年 1 至 5 月份,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金额为 1686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 24%,占其进口总额的 13%,同比去年同期占比下降了 3.5%。这表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需求有所下降。与此同时,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总额达到了 15%,同比上涨了 5%,显示出美国对墨西哥商品的依赖度有所提高。
然而,中国商务部网站公布的数据与美商务部的统计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1 至 5 月份,中美贸易顺差为 4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5.4%。这反映出两国在贸易数据统计上的不一致,也可能存在人为操纵的因素。
从行业分布上看,产业关联程度与过去四年企业在美收入增速变化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2021 年美国对华出口当中,机械器具及零件及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是美国对华出口金额较高且涉及中国加征关税清单的几个行业。这些行业的产品在美国国内市场需求较大,因此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较大。
对比近几年行业同比增速来看,美国对华出口的偏中上游的能源、原材料及农林牧渔产品普遍增速偏低,而偏中下游的机械和轻工制品等增速相对较高。这反映出中美贸易摩擦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下游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大。
美国财长耶伦表示,仍将对中国商品征税,因为中国坚持“不公平贸易做法”。耶伦强调,美国对华实施高科技出口管制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非脱钩或者阻挠中国经济发展。这表明美国在贸易摩擦问题上的立场和举措,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耶伦还坚称中美之间已经建立起“有弹性且富有成效的沟通渠道”,并且“渴望”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开拓出新成果,来缓和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显示出美国在处理中美贸易争端时的策略,即在保持强硬立场的同时,寻求与中国进行沟通和合作。
如若后续中美贸易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将有望进一步改善中美经贸关系,相应对资本市场企业基本面和市场情绪也有积极影响。2021 年中美贸易额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受到关税及疫情扰动的影响,但中美贸易仍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若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可能受到冲击;反之,若中美贸易关系得到改善,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有望得到提升。
尽管中美贸易关系复杂多变,但中国正加速产业升级,往具有高附加值的供应链上游产业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
然而,全球对中国的依赖度相较于之前有所下滑,中美贸易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首先,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企业面临重新布局和调整的挑战。其次,中美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中国企业可能面临技术封锁和人才流失的风险。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同时,中美两国也需要通过对话和合作,寻求共同利益,推动中美贸易关系的稳定发展。